探客假日研學旅行線路
春季成長系列課程
探客教育在生態農場開展活動已經是第6個年頭,這也是我們第6年組織秋收活動啦,本次【生態小農夫】課程安排的是最有秋收氣息的收割水稻。
孩子們從自然名開始,打開自己,接納別人,認識新的朋友。而家長們也借由自然名,跟孩子有了新的聯結,也更平等地在自然中一起學習。
大家熱火朝天地收割水稻
開始干活,安全是最重要的,悠悠導師細心地講解安全規則三,教大家如何使用鐮刀,如何觀察周邊的環境,確定安全,如何和工具一起相處,正確動作是什么樣的,哪些是危險動作不能做。我們借由安全規則的建立,讓孩子建立安全意識的同時,也學會如何照顧自己,照顧身邊的其他人。
面對一整片金燦燦的水稻田,從沒有干過農活的孩子們還是一臉懵。專業的農場主就親自示范,孩子們看過一遍之后,信心十足,馬上開干起來。孩子們賣力,家長們也被這股熱情帶動起來,紛紛加入收割的隊列。
孩子們第一次知道,原來大米是這樣生活在田地里的,原來水稻很柔韌,原來鐮刀上的鋸齒是向水稻(草)葉子上的鋸齒學習而設計的。孩子們一彎腰,就被稻穗沒過了腦袋,只聞稻草的細碎聲,不見其人影。
太陽公公當日照,開干沒有多久,孩子們都頂著紅彤彤的臉蛋,額頭上去冒出汗水來,還好久經稻場的悠悠導師一再提醒大家要隨身帶上水杯,喝上幾口清甜的水,孩子們馬上又彎腰開始干活,而家長們已經體力透支,開始了稻田時尚片、親子片的拍攝。
神奇的是最后發現大家一起割出了一個稻田迷宮。最后,我們在美麗的稻田迷宮里拍下了活動合照。
稻谷割完了之后,要怎么變成大米呢?一起來給谷粒脫穗吧,孩子們站在各自的位置,協助完成脫穗的過程。農場主站在幾個大型老農具前,和大家科普糙米和精米的區別,稻谷不同部位的營養價值,我們現在吃的大米是哪個部分。孩子們聽得懵懂,家長們興致勃勃地討論起來,紛紛向農場主請教。
美味的生態食材午餐之后,我們一起磨起了豆漿,不僅考驗著孩子們的體力,也考驗著孩子們的耐心。聞著黃豆的清香味,孩子們的體力也消耗得差不多,紛紛表示肚子又餓了。終于喝上自己親手磨的豆漿后,忍不住一飲而盡。
我們還用自己磨出來的豆漿做成的豆腐花,做了4塊豆腐,大家就把這塊親手做的豆腐帶回家了。
孩子們有著天然對割水稻的喜歡,擁有勞作帶來的成就感,雖然辛苦卻也是喜悅的,還能在導師的引導下,很好地進行團隊協作。
我們一直認為好的教育不是知識性單一輸入的,而是給予孩子一個適當的空間,提供一個給他直接體驗的流程,他會在整個過程中去獲得信息,也會在與別人的碰撞中得到更多自主探索的思考。
秋收課程【生態小農夫】在這兩個周末繼續開展,上午收割水稻,下午磨豆漿、點豆腐。